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

  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,加快数字化发展,建设数字中国。今年1月份,国务院发布《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发展规划》提出,深入推进智慧教育,推动“互联网+教育”持续健康发展。3月份,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。本期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。

  主持人 经济日报理论部主任、研究员 徐向梅

  发挥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作用

  主持人: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是什么,有何特点?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对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发挥怎样的作用?

  杨宗凯(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、武汉理工大学校长):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教育在育人方式、办学模式、管理体制、保障机制等方面创新,推动教育流程再造、结构重组和文化重构,改变教育发展动力结构,促进教育研究和实践范式变革,最终实现人的全面、自由、个性化发展。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数字化转型更加强调以人为本,围绕“立德树人”构建数字化、科学化、终身化教育体系;更加注重应用为王,构建教育新生态,服务差异化教学、个性化学习和精细化管理;更加凸显技术赋能,促进新兴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,助力实现“人人皆学、处处能学、时时可学”的学习型社会。

  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被列入今年教育部工作重点,也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,具有重要意义:一是应对数字化发展大势,助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、能力并重的创新型人才;二是破解教育改革发展难题,通过引领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,加快教育内涵式发展,促进教育公平、提高教育质量;三是在数字中国和教育强国建设战略引领下,加快教育行业全面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。

 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抓手。今年3月正式上线以来,平台提供基础教育、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以及大学生就业服务,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、服务教师教书育人、服务社会全面进步为基本准则,把教育数字化融入人才培养、教学改革、教育管理和社会服务全过程。秉持需求牵引、应用为王、服务至上、节约高效等原则,汇聚了基础教育课程资源3.4万条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6628门、高等教育优质课程2.7万门。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,目前平台累计上线“互联网+就业指导”公益直播课111场,收看人次3.1亿。

  促成优质教育资源汇聚,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构建有效遴选机制,鼓励各地区、学校和教育机构参与优质资源开发,促进教育资源跨区域、跨城乡、跨学校流转,尤其为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输送优质资源,有利于缩小区域、城乡、校际差距,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。例如,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智慧高教平台,开设“慕课西部行”专栏,通过线上线下结合、虚拟教研室等方式,系统性、专业化培训西部优秀教师,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信息化素养,带动西部师资水平整体提升。据教育部统计,截至7月底,该计划服务于西部725所高校,提供近17万门慕课及订制课程服务,帮助西部地区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261万门次,参与学生超过3.3亿人次,有效推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。

  赋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,助力形成终身学习体系。平台全面覆盖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和劳动教育,推进建立国家、省、市、县、校五级贯通的智慧教育体系,把需求和应用摆在突出位置。通过整合各级各类教育平台入口,汇聚政府、学校和社会优质资源,聚焦学生学习、教师教学、学校治理、赋能社会和教育创新五大核心功能,为师生、家长和社会学习者提供“一站式”教育教学服务。值得一提的是,平台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,通过打造24小时365天“全时化、智能化”平台,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优质服务。据教育部统计,截至8月底,平台已汇集各类岗位资源1325万个,2022届毕业生注册547万人,用人单位注册55万家。

  增强应对突发情况能力,打造数字教育中国方案。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通后,对于进一步提升教育行业在重大疫情、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具有重要作用,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,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落实“停课不停学”要求,取得显著成效,为维护全国抗疫大局作出贡献。同时,我国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、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、世界慕课大会等多个国际交流平台积极发声,通过发布《慕课发展北京宣言》等,为教育数字化提供中国经验,打造中国品牌,贡献中国智慧。

  信息化助推教育变革

  主持人: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方面,国家平台或地方省区市有哪些典型经验和做法?

  王珠珠(“智慧教育示范区”创建项目专家组成员、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):通过一些案例,可以洞见在数字化转型推动下,信息技术对教育变革的深刻影响。

 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今年3月正式上线,推动各地各校建设数字时代新型教育环境,为师生获取数字资源、物理资源、人际资源且个性化地选择和应用提供了便捷渠道。比如,今年7月至8月教育部开办的“2022年暑期教师研修”专题,是发挥国家平台“旗舰”作用的典型例证。在这次活动中,教育部联合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协,形成强大的院士、科学家阵容,由北师大等12所师范大学与有关单位携手,在11个城市陆续举办20余场讲座。国家平台的直播,使这一活动受益人群从每个现场100位教师扩展到线上数千万受众,打造了一场科普盛宴。

  上海是著名的教育高地,教育信息化起步早,但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系统众多、数据庞杂、应用受限的羁绊。上海教委抓住数字化转型契机,及时提出联通市、区、校云服务的“数字底座”方案,选定在长宁、闵行、宝山三个区开展建设与应用试点,并联合企业以大数据、智能化等新型技术为支撑,形成中台能力,为教师提供教学助手,为学生提供智能学伴,为教育改革注入新动能,促进了大规模因材施教,形成了大范围优质资源供给能力和数据赋能教育改革范例,赢得广大师生对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赞誉。

  宁夏获准建设全国首个“互联网+教育”示范区,经过四年来的实践与探索,建设各类教育互联、数据互通、应用协同的云平台,接入122个应用系统,为全区师生教学教研、学习辅导、教育管理、家校共育提供全过程、一站式服务,让信息的高效互通变得触手可及。通过培育试点区,树立标杆校,建设智慧课堂、双师课堂等,着力提升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全区办学水平,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通过打造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云、迈向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新路径。

  北京市教委通过建设“初中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服务平台”,积极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,帮助普通学校学生享受优质教师资源。他们组织专家和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,为全市初中学生提供在线辅导服务,帮助广大初中生在“双师”指导下,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。截至2021年年底,全市参与辅导的教师超过8000人,开展13.5万次在线答疑、300万余次在线辅导。通过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建设,全国共开通学生空间12095.7万个、教师空间1013.9万个。这些“学生网上书桌”和“教师网上备课室”,提供了网上学习新场所和新社区,促成了学习共同体建设。师生在学习空间进行交流,对学习内容和成果进行整理、存储、展示,构建了泛在、自组织型、需求驱动的个性化学习新机制。

原标题:【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
内容摘要: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,加快数字化发展,建设数字中国。今年1月份,国务院发布《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发展规划》提出,深入推进智慧教育,推动“互联网+教育”持续健 ...
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keji/142010.html;
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上一篇:中经评论:无须过度解读巴菲特减持比亚迪
下一篇:把“小”生意做成大产业